已阅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企业新闻

停产6.62个月!最猛水泥错峰方案来了!(全文)

发布时间:2019-01-02   字号:【

  为推进泛东北地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,促进行业可持续、创新、高质量发展,“泛东北地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座谈会”12月1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。会议由泛东北地区水泥去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。会议就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达成共识,发表了在泛东北地区开展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的倡议。

  泛东北地区是指东北三省和蒙东四个盟市(呼伦贝尔市、兴安盟、通辽市、赤峰市),同属于一个区域市场,在行业运行中存在相互制约关系。近两年,全国水泥行业效益逐步好转,2017年实现利润860亿元,2018年预计将达到历史最好水平。但泛东北地区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由2013年的94%下降到2018年的34%,该地区水泥行业连续3年亏损,亏损额达到174亿元。目前,泛东北地区水泥产能增长和需求下降的矛盾还在积累。

  与会代表经过积极热烈的讨论,就在泛东北地区开展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达成了共识。会议发表了“泛东北地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倡议”。

  如下:

  泛东北地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倡议

  我们,泛东北地区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齐聚在吉林长春,决心采取更加有力和持续的共同行动,为泛东北地区水泥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,推进泛东北地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,促进行业可持续、创新、高质量发展。

  今天,我们向行业内外发出倡议——在泛东北地区开展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。具体措施如下:

  1.依法化解水泥产能过剩:首先应从纠正违规建设开始,解决监管不力,执法不严问题,把业已生效的文件执行到位。应对违规项目采取给出路的办法:由国家相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,待其解决产能置换指标后重新核发。推动合法产能和违规产能进行市场化重组,相互融合,妥善处理,依法压减过剩产能。

  2.暂停32.5等级水泥生产和销售:建议在泛东北地区进行试点,在2020年之前,暂停生产和销售32.5等级水泥。

  3.动态执行产能置换政策:建议将产能置换比例与过剩程度挂钩,动态管理:不过剩的不置换,少过剩的少置换,多过剩的多置换。即本地区产能置换比例=1.25×(本地区产能过剩率/全国平均产能过剩率)。目前,全国熟料产能过剩30%,执行的置换比例是1:1.25,泛东北地区产能过剩66%,是30%的2.19倍。因此,泛东北地区产能置换比例应该是1:1.25×2.19=1:2.574。

  4.动态执行错峰生产:在泛东北地区,正常错峰生产已经不能发挥作用,建议对错峰生产进行动态管理,错峰生产天数与产能过剩同比例增长:即本地区下年错峰生产天数=2016年国家下达错峰生产天数×(本年产能过剩率/2016年产能过剩率)。例如泛东北地区今年与2016年国家下发错峰生产文件时产能过剩增加了32%。2019年错峰生产天数=5×1.32,应该执行6.62个月错峰生产。要同时发挥错峰生产压减过剩产能和减轻大气污染的双重作用,冬季不能停窑的,要实行省内置换,确保错峰生产政策的可持续性。

  5.建立去产能基金:建议充分利用市场平台期,全行业还有利润的有利时机,抓紧建立去产能基金,让债务和产能同步下降,逐步减轻负担。按照市场原则,去产能基金应该由存续企业买单,在增加的市场收益中提取。

  6.争取减税政策:支持水泥企业转型发展,对水泥企业利用现有资产转型,包括出租取得的收益给予减免税收待遇,对错峰生产期间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进行减免,允许企业税前扣除退出资产减值。

  为了泛东北水泥行业的春天,我们要全面落实国办发〔2016〕34号文件精神,优势企业协商搭建产能整合平台,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联合重组,整合产权或经营权,优化产能布局,提高生产集中度。

  我们要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组建大型水泥集团和区域平台公司,提高产能整合的范围和能力。逐步建立集水泥、骨料、商品混凝土、水泥制品和物流等综合性联合公司,为水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载体。

  我们将更多地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趋势,引领水泥行业加快更新理念,创新思维,用行业力量和国家政策实现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倡议发起单位:

  泛东北地区水泥去产能工作领导小组,黑龙江省水泥协会,吉林省水泥协会,辽宁省水泥协会,内蒙古自治区水泥协会,辽宁云鼎水泥集团,吉林水泥集团,内蒙古水泥集团,北方水泥有限公司,吉林亚泰建材投资有限公司、金隅冀东水泥有限公司、山东山水水泥有限公司、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、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、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公司

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“水泥内参”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,文中插图为企业自主宣传图片,与文章内容无关,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。

分享到:
联系电话:0432-65721000           吉ICP备11002573号
Copyright ©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.
吉林亚泰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亚泰集团信息与智能化管理中心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